新年新开局,江苏省战新母基金,又有新动作:第二批产业专项基金今天正式签约,共22只,总规模408亿。
引领产业竞赛,耐心资本正跑步前进。
8个月、36只、914亿
此次签约的22只基金,包含设区市产业专项母基金14只,未来产业天使基金4只,省属企业产业专项基金4只,主要瞄准新材料、生物医药、绿色低碳、低空经济、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布局。
其中,省属企业产业专项基金首次亮相,由四家省属国企分别组建,围绕人工智能、海洋经济、节能环保、数据产业等展开投资。
“我们将重点关注人工智能、算力、区块链、隐私计算、云计算等方向,重点投向拥有关键数据、核心技术和典型场景的优质项目。”江苏省数据集团董事长成晓光介绍,“充分发挥‘耐心资本’探索试错功能,以‘公共数据运营权’核心优势为基础,逐步延伸到算力、算法等产业链上下游,积极引入和培育多元化经营主体,助力构建我省结构合理、层次多元、健康可持续的数字产业生态。”成晓光表示。
此外,未来产业天使基金中还新增了南京、苏州两只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天使基金,将服务江苏区域双转中心试点建设,成为推动全链条创新的重要补充。让从“实验室”到“生产线”,全程都有耐心资本的陪跑。
“对一些前沿新材料、量子科技等产业,我们专门设立了未来产业天使基金,这个系列目前已经到了60个亿,按照我们的规划,这一基金的规模应该在200亿元左右。”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会清介绍。
从去年6月正式启动至今,仅用8个月,省战新母基金已有先后两批共36只产业专项基金组建完成,总规模达914亿元。一方面基金快速组建,另一方面,项目投资高效,目前已有6个直投项目签约落地。
争相布局 城市打响产业竞赛
春节后,由杭州“六小龙”引发的讨论,让更多城市深思,如何能培育出更多科技新贵?而“耐心资本”正是产业竞赛中的一个关键力量。长钱长投,愿意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这一资本特性在半导体、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需要长期投入的硬科技领域尤为突出。
从两轮产业专项基金的组建也可看出,城市之间你争我赶的产业竞赛正逐渐升级,首批签约基金覆盖江苏7个城市,第二批覆盖11个城市。两轮下来,部分城市的产业专项母基金数量节节攀升。
“首批战新基金苏州有3只,目前已经落地了两个直投项目,分布在半导体、高端装备产业,还有4个项目正在过会。”苏州创新投资集团董事长王牟告诉评新君。“这次战新二期基金,我们又设立了4只共105亿元。我们将以基金的统筹联动,来推动产业集群的优化布局,为苏州打造‘智造之城’提供强大的耐心资本支持。”王牟说。
某种程度来说,耐心资本的投入规模和产业领域,也代表了一个城市的未来发展方向。而这一特点落到投资的具体项目上,更加明显:
江苏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专项母基金分别投资“埃斯顿酷卓”“翼辉信息”3000万元、1亿元; 江苏苏州高端装备产业专项母基金分别投资“英诺赛科”“弘远电气”1250 万美元、1000 万元;江苏无锡集成电路产业专项母基金与江苏南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专项母基金联合投资“星微科技”5000 万元;江苏扬州航空航天产业专项母基金投资“中航通用”3000 万元。
从这些已落地的项目不难看出,各地基金投资的项目都结合了当地产业特色和发展定位。例如埃斯顿酷卓由南京本土企业国产工业机器人龙头企业埃斯顿孵化而成,推进具身智能技术,致力于变革传统机器人的人机交互及编程作业模式。而英诺赛科,坐拥全球最大的8英寸硅基氮化镓晶圆制造厂,彰显苏州“智造”硬核实力,去年底成为港股“第三代半导体”第一股,也是省战新母基金的首个上市项目。
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道路上,不争先就难领先。耐心资本,陪跑科技创新,重点在陪,但资本也要先行一步,找准新赛道,挖掘好项目,用明天的科技布局后天的产业。
签约会上,高投集团董事长王会清透露,第三批产业专项基金也已经“在路上”,将主要围绕产业龙头企业来做大规模基金,通过大企业、大项目带动整个产业链做优做强。接下来,省战新母基金还将从资金、项目、产业、品牌等多方面发力,广纳央企等资本,带动项目投资落地,以集群投资壮大产业链,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建设持续注入强劲的创投动能。
记者 | 郭艺图片 | 江苏新闻编辑 | 阿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