毅达资本周春芳:有些风口是陷阱 不要纠结高估值拿到钱最重要
2016-08-02
【投资中国网讯】摘要:文化产业发展其实路径非常多,太多的可能同时也让文化创业投资需要挑战更多未知…...

“融资环境越来越糟糕,2016年上半年公布的投资事件是去年的35%,企业不要纠结于高估值,拿到钱是最重要的。”紫金文化产业基金总经理周春芳在7月27日融资中国2016文化产业资本大会上表示。

据周春芳介绍,紫金文化基金为毅达资本管理的国内成立最早的文化基金之一,成立于2010年3月,已发行两期,总规模40亿元。一期规模20亿元,2014年基金基本投完。二期基金20亿元,已经投资的项目80多家,分别在文化各个细分领域,也包括特色文化领域,主要在文化旅游方面、演艺方面。目前紫金培育的上市公司有三家,近期,有一家开始新股发行。

文化产业经历黄金十年后 发展路径巨变

追溯文化产业的规模发展史,从2006年至今,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毫无争议的经历了“黄金十年”,2006年中国的文化产业规模为5123亿元,2015年这一数值为2.53万亿元,10年成长了5倍。

简单归结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因素,周春芳认为有三个,第一,政策因素。2009年国务院发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第一次把文化产业纳入国家战略新兴性产业。周春芳透露,紫金文化产业基金就是该政策出台后酝酿的产物,随后的几年中,全国大大小小的基金陆续成立,“2012年统计约有150支左右,1000亿元的规模。”第二,经济因素,“按照国际经验,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文化消费快速增长,达到5000美元时,文化消费会井喷,而在中国,2012年超过了5000美元。第三,则是周春芳认为最关键的因素,即技术对文化产业的推动。

通过过去五年对文化产业的细分研究,周春芳认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内涵发生了一些变化,“2010年我们把广播影视、图书出版、新闻出版列在传统媒体业,当时的投资思路分三块,第一是传统媒体转企改制的政策红利。第二是文化娱乐消费升级的经济红利。第三,技术带来的红利,新兴文化产业发展。”

但到了2012、2013年,周春芳和团队发现,分类越来越困难,因为新兴投资数量越来越大,2015年,紫金的另一位合伙人建议,把传统媒体业去掉,直接用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新兴媒体则直接纳入影视业,属于创业的纳入创业,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发生了巨变。

从细分来看,如今,新兴产业发展迅猛,已经逐步成为主流的业态。第二个特点,新技术广泛应用于传统文化产业。第三个特点,传统和新兴界限已经非常模糊,可以完美融合。“我们认为未来文化产业的特色应该是技术模式创新企业。”

技术升级拉动文化产业 自媒体广告将成主流

周春芳说技术变革对传统媒体是颠覆性的。

以广告为例,报业广告在2012年开始断崖式的下滑,同年网络广告远超报业,2014年网络广告第一次超过电视广告的总额。2015年,移动广告市场达900亿元份额,成长性远高于网络广告。

从这些不难看出,传统媒体衰落,新兴媒体快速成长,而这正是技术变革带来的影响。“今天的新媒体可能就成为明天的传统媒体。”周春芳表示,未来以自媒体广告为核心将成为主流。

而消费升级则是拉动文化领域大发展的另一因素,让人感触最深的即是电影行业的爆发。周春芳同样是分享了一组数据,2014年-2015年,电影的直接产业规模从685亿到1000亿,增长了46%,2016年预计,整个电影的市场预计还会增长40%。

周春芳做了一个细分,在2015年消费对电影产业的拉动大约是在63%的贡献度,在2016年预计会达到67%。所以说消费对文化产业、对影视的贡献度是非常高的。除了电影片数的翻倍增长,电影票房也从2008年的43亿元,达到了2015年的440亿元。

周春芳每年都会对文化产业的历史做梳理,但她认为,技术、模式创新的快速变革,让投资人对于文化产业未来的预测变得更加困难。

“我们把投资的一些案例拿出来,发现每个企业发展的路径和模式都不一样,以前总认为简单的商业模式是最好的,但发现互联网推动下的很多文化企业商业模式盈利点很多。”

例如,紫金投资的一家苏州的文创平台,通过云计算切入,为影视、游戏、动漫的上游的制作方和下游搭建了平台,还提供很多创业素材,包括资金、人员等,实现共享经济。它的盈利点非常多,有制作的收入、还有金融的收入。

投资的另一家则以互联网技术为卖点的财经视频企业,这家公司会接触所有能通达客户端的渠道,比如有线电视IPTV、微信、APP等,在紫金投资前,该公司还是通过版权收费的传统模式,但创始团队勾勒的培训收费、网红打赏等盈利点,都在获得融资后,逐一实现。“他们对客户做了精准的细分,就让每个盈利点逻辑性都很强。”

周春芳举例的第三家公司是用股权投资模式来服务影视项目的,影片的制作成本很高,资金需求很大,这家公司从金融服务切入,除了提供影视行业的金融服务,他还收购了一些影视新媒体公司,同时还做了众筹平台,“从制作、到发行、广告都有他的投资布局,把产业全部打通了。”

周春芳认为,这些案例恰恰说明了,文化产业发展其实路径非常多,“百花齐放”。太多的可能同时也让文化创业投资需要挑战更多未知。

如果说这其中是否有规律可循,周春芳认为有四个词可以表述,技术、创新、速度、融合。

拆分来说,周春芳表示,从资本角度来看,如果不能加入新技术的文化公司已经很难得到市场的青睐。而创新则要求不仅是产业创新,也包括资源整合创作、跨界合作创新。速度则要求创业者不能懈怠,要不断试错快速迭代,为客户创造源源不断的新体验。融合在周春芳看来,未来会越来越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融资恶劣的企业维持高估值还是尽快融资?

对于政策环境的认知,周春芳的第一个感受是监管越来越严,例如,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今年出台了一系列与网络出版、移动游戏出版、网络视听节目等相关的监管政策,同时,证监会IPO借壳进度趋缓。

其次,从行业角度,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从蓝海到红海的周期越来越短,这就对创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第三,从资本的角度,融资环境越来越恶劣,“2016年上半年公布的投资事件是去年的35%”。同时投资机构也越来越理性,“企业面临的问题是要维持高估值还是尽快融资。”

另外,互联网思维带来的免费、补贴等烧钱模式,则需要面对现实尽快盈利。“有些风口可能是陷阱,我个人认为企业生存是第一位的,先活下去,一定要高度重视现金流。”

周春芳建议文化企业,人是第一位的要素,要高度重视创业家、创业团队的作用。第二,关注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要追新求新、标新立异、引领潮流,宁可冒风险,也不要墨守成规。“技术创新能够建立起更高的壁垒,很难被模仿。”

第三,好的技术商业模式要快速推进,尤其是互联网企业要不断的去试错,快速迭代。

第四,要重视资本的力量,敢于融资,快速融资。“不要纠结于高估值,拿到钱是最重要的。”最后就是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做好资本运作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