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锦荣:创投行业春意浓
2014-06-21

      “从行业发展来看,创投行业‘二八’格局已经十分明显,两极分化严重,洗牌加速,最近一两年机构间聚合、分化将会更加严重,很多底子薄、术业无专攻的机构将被淘汰出局。”在草长莺飞之际,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徐锦荣如此感叹道。
      这位1955年出生的高级会计师,在金融界沉浸多年,早就练就了一副能洞察市场发展趋向的眼睛,而其沉稳、敏锐与谨慎的神经则是他出手精准的法宝,使其在历年的创投生涯中屡建战功。
      万千淘洗 方见真金
      2013年是令投行难忘的一年。宏观经济错综复杂,实体经济艰难前行,创投行业深度“洗牌”,A股市场经历近年来最长IPO“空窗期”……过去的这一年对绝大多数创投机构来说都很不轻松。
      尽管如此,江苏高投依托扎实的行业研究能力、基金募管能力以及综合投资能力,实现了逆势上扬,完成对37个项目的投资,共实现11个项目顺利退出,其中涉及较多的是TMT、生物医药产业、新材料和现代服务业。
      一路走来,其实并不轻松。时光的车轮倒转到1992年,那时候江苏高投刚刚建立,净资产为9亿元,是中国最早设立的专业化创业投资机构之一。但由于各种原因,发展很不顺利,到2005年,账面亏损达4570万元。同年六月,江苏高投重组,就在这一年八月,徐锦荣进入江苏高投,担任董事长一职。
      作为高级会计师的徐锦荣有着丰富的财务知识。集团重组后,他根据自己的财务知识以及多年的创投从业经验,在如何真实、准确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对被投企业如何合理估值方面提出了鲜明观点。此外,他还注重在企业运行过程中,加强对财务预算执行的检查、分析和控制,从而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此举使江苏高投在重组当年就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1158万元。
      此后的江苏高投一路高进。2006年净资产达到10.19亿元,实现净利润4849万元; 2007年净资产为 13.29亿元,实现净利润10094万元。
      据了解,作为首批国家级科技创新引导基金参股试点合作机构,江苏高投自先后主导和参与发起基金46支,管理资本规模近300亿元。累计投资了 460多个科技型创业企业,投资地域遍及全国,投资领域覆盖新能源、新材料、现代装备制造、生物医疗、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现代农业等。培育出了中国传动、北京超图、亚玛顿等近50家上市公司,另有80多家企业已基本符合上市申请条件。
      “我们一直坚信,决定投资机构前景的一定是在专业投资能力基础上培养的识别风险、管理风险、整合资源、创造价值的综合能力,江苏高投这几年都是坚持按照这种思路苦练内功。”徐锦荣说。
      看好两类“互联网金融”
      据徐锦荣透露,目前江苏高投比较看好的热点行业有:TMT、大健康产业(生物医药)、环保以及跟百姓生活消费息息相关的服务业、农业等。
      对于时下正热的互联网金融,徐锦荣也非常关注,但他认为从传统的PE/VC业务模式看来,目前合适的投资标的并不多。
      在他看来,互联网金融更多的是在一些平台运作公司发展,主要有两大类公司成功的几率更高一些,一是有相当客户基础的新兴互联网公司的金融化发展,诸如阿里、腾讯;另一类是传统成熟金融企业的互联网化。不过,他认为当下投资机会并不多。
      “互联网金融大大降低了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门槛,使他们能够更容易、在更短时间内贷到资金,因此缓解了一些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徐锦荣表示。
      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冲击推动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这一现象,徐锦荣说:“这能促使银行业服务质量提升,是大家希望看到的结果,所以即使其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程度上推高了市场利率,也应宽容之。”
      但另一方面,他也担心“对很多陷于‘钱荒’亟需贷款‘补血’的中小微企业来说,过高的利率也难以承受。我们不希望他们未解‘传统银行贷款难’旧忧,又添‘网络贷款利率高’新愁。”
      对于民营银行、 P2P等新兴融资方式的出现对创投机构的影响方面,徐锦荣认为影响不大。因为“对于传统创投机构来说,互联网金融造成的企业融资成本上升,客观上会促使一小部分企业把目光从债权融资转向股权融资,但这与其说是互联网金融冲击带来的转变,不如说是企业综合评估之后做出的不二选项。”
      此外,他还表示,创投机构给企业带来的不仅仅局限于资金,更多的是“服务”。以创投机构的系统资源和专业能力为被投资企业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增值服务,帮助所投企业在战略、人才、财务、管理等各个方面实现优化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在这方面,目前的互联网金融所能做的远远不够。
      “作为新生事物,民营银行、P2P等模式本质上和创投类似,都是为实体经济、中小微企业融资提供选择。”徐锦荣说,“在‘钱荒’、信贷政策趋紧的大形势下,此类模式本身作为一种金融创新,丰富了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降低其融资门槛和融资成本,尤其对推动民营经济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将发挥相当的作用,为解决长期以来中国‘民间资本投资难,小微企业融资难’的两难问题提供了一种破题思路,因此是值得鼓励和支持的。”
      但徐锦荣也有他的担心,在他看来“相较于专业创投机构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对于民营银行、P2P等新兴金融模式,我国现有的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缺位,因此也带来诸如安全、个人信息泄露、资金亏损等风险。当然,从中长期来看,随着模式的成熟、体量的增长以及相应法律法规的规范,可以将其作为对现有金融体系的一种有益补充。”
      2014:利弊并存 练好内功
      谈及当前创投行业所面临的不利条件,徐锦荣非常淡定,他说:“从大环境来看,实体经济发展受诸多不确定因素交互影响,创投行业募资困难、投资放缓、回报降低、退出受挫,整体仍呈低迷态势。虽然宏观经济在缓慢回升,但传导至实体经济、中小企业仍然需要相当长的过程,短时间内形势不会有明显好转。”
      除了外部环境倒逼的压力之外,徐锦荣也看到了创投行业面临的其他挑战,诸如当前很多机构在募资渠道、产品设计、投资工具、退出方式等方面,依然在穿旧鞋、走老路,业务雷同、创新不够,观望、迷茫和徘徊也在所难免。
      另外,创投行业竞争态势将依然严峻,且有新发展新要求也是徐锦荣思考的问题之一,“现在的竞争由单纯项目争抢向综合实力竞争转变,包括品牌优势、募投管及多渠道退出综合能力。”他说,“新的竞争下,很多机构将借助大资管新环境,开展综合资管业务,这就对创新能力以及风险识别、评判、作价等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在2013年退出渠道不畅的大背景下,由部分优秀创投机构推动的早期化投资热已经形成,徐锦荣认为,在2014年早期投资市场尤其是优质初创期项目将吸引更多机构追捧竞逐,而并购将仍是中国资本市场快速崛起的重要板块。此外境内和跨境并购操作有望进一步突破,并购退出逐渐占据主导位置。
      对于“中国的 PE行业未来 3-5年要有一次大洗牌,且洗牌力度超过50%到 70%”的说法,徐锦荣比较认同,他说“就当前的行业态势和内外部环境来看,我相信会有这样的洗牌力度。未来能生存下来的创投机构只有两种,要么‘大而强 ’,要么‘小而美’。”
    对于一个在资本江湖沉浸多年的老将,在竞争中把握机会、练好内功一直是他关注的重点。
    “进入 2014年,IPO再次开闸,投资领域的产业链条再次完整并加快运行,又适逢我国经济体制重大改革的元年,创投行业春意渐浓。”徐锦荣显然看到了机会。
    “围绕创新驱动内核,更专业地、更深入地做好VC。这是一条长久的路,只要我们专业,永远都不会失业。”一句话,意味悠长,这是徐锦荣的锦囊,也是他的信念。
    “分析凯雷、黑石、 KKR等投资机构,他们普遍是根据自身的专长、人员状况合理布局业务,业务构成模式普遍多元化。但不同的机构有不同的能力、不同的打法和不同的风格,在不同的领域或资产配置方向上有不同的侧重。我们可以参考借鉴他们,在做好股权投资的基础上,做好大资产管理的整体设计。”
    此外还要摆脱依赖传统的“制度红利”进行发展的思路,在新的形势下做新的布局时,一定要扬长避短,形成特色,避免新的低层次同质化竞争。未来决定投资机构发展高度和广度的一定是在专业投资能力基础上培养的识别风险、管理风险、整合资源、创造价值的综合能力,这是一个机构的核心竞争能力。
    “核心中的核心还是自己的专业投资能力,这永远是股权投资机构的安身立命之本。”徐锦荣说,“只要我们按照这些思路去努力, VC/PE行业一定会出现一批专业能力突出的小而美的机构,同时也一定会有一批机构因为顺应了大资管趋势、创新了发展思路和模式、提升了专业能力而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据《东方财经》3月刊)